4月9日,董事長李世江蒞臨白銀中天視察,在6000噸氟化鋰生產現場,董事長特別講到:“白銀中天的氟化鋰在甘肅乃至全國的位置不斷提升,白銀中天的創新精神特別好,要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與經營創新融合發展,把核工業精神與紅色基因、創新基因密切融合,共同構成具有多氟多特色的企業文化精神內涵,把紅色基因作為重要的寶貴財富傳承、弘揚,這是多氟多人理想信念、精神品質、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結晶,蘊含著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激發我們偉大的創新動能?!?/span>
一個企業的發展變遷,無不烙印著時代的氣息,在大時代日新月異滾滾向前的浪潮下,一次次打破思想的禁錮,一次次越過前進的羈絆,一路成長,一路書寫屬于自己砥礪奮進的時代篇章。白銀中天人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軍工精神,秉承“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的奉獻精神,在滄桑巨變的年代創造了輝煌傳奇。
白銀中天的前身,是有著“共和國長子”之稱的原核工業部國營二七九廠 ,是在國家三線建設背景下,于1968年我國第四個五年計劃時期在西北地區興建的一個中型區域性堿法鈾水冶廠,為國家國防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74年,共和國第一個堿法鈾水冶廠——二七九廠開始了帶料試車,經過157小時的全線運行,拿出了第一批合格的“三碳酸鈾酰銨”。1978年,他們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用堿法浸出—液液萃取流程處理堿性含鈾礦石的研究和油隔離高壓泥漿泵”榮獲全國科學大會頒發了科技創新大獎,其背后凝聚的是“核一代”老前輩們的無私奉獻、艱苦創業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和強烈的家國情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岸呔艔S‘核一代’老前輩可謂是人才濟濟,有很多是五、六十年代**畢業的大學生,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的高材生,還有復轉軍人、大學老師,千里迢迢來到大西北支援祖國建設。他們不計名利,隱姓埋名,甘居僻壤,用汗水、用青春、用心血乃至生命孕育出累累碩果,助力核工業的發展,用滿腔的愛國熱情書寫甘于奉獻、無怨無悔的華麗詩篇?!弊鳛椤昂硕?,5歲就隨父親來到二七九廠的黨群工作辦主任王松,干了近30年生產調度的高林崗、做了26年電工班長的丁永勝,他們都發自內心敬佩他們的前輩,在深感自豪的同時 ,他們也非常自信,未來的白銀中天和多氟多一定會在紅色基因的傳承中發展的越來越好。
“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笔钱敃r“核一代”工作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為了搶建二七九廠,他們斗風沙、戰嚴寒,住帳篷、干打壘,克服重重困難,輸電、開路、引水、建廠房,從無到有、白手起家。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時代使命和祖國召喚點燃著老一輩核工業人的創業激情。
歷史因傳統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這里就是一片墳塋地,他們沒有恐懼;沒有供水設施,干部職工吃水,都是拿鐵桶去黃河里挑。一壺水燒開后,有半壺都是泥沙,廠子就是在這種一窮二白的在經歷了風雨后,白銀中天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有一對清華大學畢業的夫婦兩人,一起來到二七九廠,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他們沒有抱怨、沒有講任何條件,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默默扎根大西北,為原子鈾的研究付出了一輩子心血。為了建設3000伏高壓配電設施,工人只能靠肩扛手拉,把電線和鐵塔配件扛到山上,日夜加班搶工期,手和肩膀都磨出了血泡,也沒人叫一聲苦、喊一聲累。
"王大夫,有人受傷了,你趕快來吧?!蓖跛傻母赣H是一位軍醫,1980年部隊轉業后從新疆來到二七九廠,成為職工醫院的院長。當時,只有5歲的王松,經常聽到大喇叭這樣喊父親的名字。一次,大年三十正在家里吃年夜飯,廠里的大喇叭又廣播了,有個小孩放炮把大拇指的虎口炸開了,血流不止。他二話不說,放下碗筷,帶著藥箱跑去救治。那個年代,“大喇叭”就是最快的“通訊工具”。黃河發水,廠里受災,“大喇叭”一吆喝,全廠人一呼百應,穿上雨衣,帶著鐵鍬,直奔廠里。搶險救災,大修搶修,沒有任何怨言,只為廠里能夠平平安安,“以廠為家、廠榮我榮”不是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正是“核一代”的辛勤付出,中國核工業的崛起,贏來了中國的和平發展時期,國家提出“保軍轉民”的戰略方針。二七九廠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一邊是國家的戰略部署,一邊是幾千名職工和家屬的生計。直到1985年“停軍轉民”、2001年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通過有效資產改制重組,白銀中天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轉民、轉民!思維的轉變是人生的轉折。企業性質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功能變了,目標變了,而龍骨山下的人們,觀念和思維卻遲遲沒有改變。無情的歷史,繼續將沉重的擔子交給了他們的后代,企業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生存自救的道路上掙扎……
生活在龍骨山腳下的“核二代”,從幼年走向少年,從少年走向青年,又從青年走向壯年。他們經歷了“核一代”父輩們帶來的快樂童年,入職二七九廠后改制改革,經過失業、創業、再就業的時代洗禮,迎來了展示自我、挑戰創新、綻放精彩的新時代。他們沒有辜負時代的重托,也沒有辜負前輩的囑托,在重組后的多氟多舞臺上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樂章。
2012年7月,白銀中天與多氟多完成增資擴股合作,企業性質由國有獨資轉變為民營控股、國資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白銀中天開啟了發展的新紀元。
“聯姻”后的多氟多以博大胸懷和企業文化理念為引領, 在白銀中天迅速營造了一種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干部員工精神面貌昂揚向上,生產經營穩步發展。多氟多持續注入項目資金,新建了高性能無水氟化鋁項目和8萬噸/年無水氟化氫項目,兩條生產線相繼建成并一次性達產達標,實現了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收益。所有的工藝、技術、設備在國內同行業均屬領先。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爆發式增長,白銀中天在總部的大力支持下,把創新的能動性發揮到**,不斷挑戰自我,對生產工藝和技術大膽創新,挑戰極限,電子級超純氟化鋰項目在產能600噸/年的基礎上快速提升到3000噸、6000噸、再到年9000噸的生產能力,鋰元素收率從90%提升到95%。正是白銀中天人繼承和發揚了軍工“三特精神”,在創新精神和紅色基因的激勵下,再一次創造了“雷神山”式的多氟多速度,助力公司利潤的中流砥柱,創造了氟化鋰在省內有地位全國有影響的行業傳奇。
我們與企業一起成長?!帮L吹石頭跑”的惡劣環境一去不復返,一排排綠化帶青翠葳蕤,一片片混交林郁郁蔥蔥,白銀中天廠區內花草溢香,處處洋溢著安居樂業的祥和氣氛。
多氟多重組10年來,白銀中天的資產從1億元到9億元,增長了9倍,年收入從不到5000萬元增長到10億元,增長了20倍,凈利潤從連年虧損到并購后的當年盈利,累計凈利潤達到4億元,上繳稅收2.1億元。成為混合所有制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范?,F場管理從當初“垃圾滿地、塵土飛揚、雜草叢生”,到現在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干凈整潔、鳥語花香,從破舊不堪的小平房搬到了寬敞明亮的大樓房,生產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員工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董事長指出:“創新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過程,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革命和超越,才能取得可持續的發展”。白銀中天依托多氟多的創新平臺,把技術創新和紅色基因真正融入到了企業發展的靈魂,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敢于勇立潮頭、搏浪前行!
讓我們共同為白銀中天助力喝彩!共創多氟多更加美好的明天!
友情鏈接: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 中國能源網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網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多氟多新能源 | 河南有色金屬網 |河南省有色金屬工業有限公司 | 焦作伴侶納米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 河南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 | 焦作市知識產權保護商會 | |||||
關于本網 | 網站地圖? | 多氟多 | 多氟多報 | |||
主辦單位: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版權所有: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CP備案:豫ICP備16033534號-1 公安部備案:41080302000012 技術支持:河南國科知識產業研究院 運營維護:河南國科知識產業研究院 | |||||
反舞弊舉報 | 多氟多抖音 |